本文转自:咸阳日报
黑白博弈 智慧竞赛
——国际象棋在我市持续升温
彩虹学校国际象棋培训现场。
陕西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比赛。
国际象棋培训。
咸阳市国际象棋协会训练室,外国友人正在与学员切磋。
本报记者 王逢锴 文/图
“将死!”10月10日,午后的咸阳高新领航学校社团活动室里,立体棋子在黑白格间灵动穿梭,四年级学生们正专注推演棋局。如今在咸阳的各个校园、社区乃至赛场,国际象棋正以蓬勃之势铺开,成为这座古城智力运动升级的鲜活注脚。而在陕西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上,咸阳国际象棋更是交出团体、个人的满意答卷,让这份热度再攀新高。
校园扎根 启智之花遍地开

“大部分初次接触棋类的幼儿会优先选择国际象棋。”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注册教练员、咸阳市国际象棋协会会长史永奇介绍,国际象棋在咸阳格外火爆,上自高等院校,下至中小学,国际象棋社团报名常出现“一位难求”的景象,不少学校的棋类课程甚至被列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素质课之一。
“相比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规则更简单易懂,棋子走法直观,新手入门快,这是它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史永奇补充道。以咸阳彩虹学校为例,该校2021年开设国际象棋社团时,首批仅招收30人,如今社团规模已扩大至120人,还衍生出“课间迷你棋局”“班级联赛”等特色活动;领航学校则将国际象棋融入课后服务,每周3节的专项课程;在西藏民族大学,国际象棋协会连续3年获评“校级优秀社团”,吸引众多学生参与,成为校园文化交流的独特纽带。
作为咸阳市国际象棋协会会长,史永奇带领的团队不仅连续多年在省级赛事中表现突出,更有多名学生入选陕西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咸阳市代表队后备人才库,为此次赛事取得佳绩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咸阳市国际象棋协会走进校园面向社会,通过校园授课、社区培训的形式,不断扩大参与规模。如今,咸阳国际象棋棋院与全市10余所学校共建社团,从四五岁幼儿启蒙到初高中特长生培养的完整体系已然成型,在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赛场上展现出扎实功底,助力咸阳获得殊荣。
赛事牵引 全民竞技氛围浓
“从校园选拔到市级集训,选手们的热情和进步超出预期!”谈及陕西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备战过程,史永奇对咸阳代表队印象深刻。作为全省智力运动领域的重要赛事,本届运动会国际象棋项目吸引了全省11个地市、近300名选手参赛,竞争尤为激烈。其中,我市代表队派出了史伟立、雏嘉穆、王佳康3名选手参加比赛。

史永奇在赛后回顾比赛时,既肯定了选手们的表现,也道出了参赛的不易。3名年轻选手面对全省各地的强劲对手,凭借日常训练积累的战术素养和稳定心态,在团体与个人项目中均实现突破,成为赛事中的“黑马”队伍。
专业赋能 智力潮流向未来
从“小众爱好”到“全民热潮”,再到如今站上省级智力运动会领奖台,专业力量的助推至关重要。

2025年咸阳市国际象棋协会正式成立,协会里的20名教学老师都拥有中国国际象棋协会颁发的教练证和裁判员证,这为咸阳市国际象棋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他们凭借专业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和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不仅注重对国际象棋基本规则、战术技巧的传授,还会引入经典棋局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同时,协会计划在2026年元旦期间举办首届咸阳市国际象棋等级赛,这场等级赛将面向全市国际象棋爱好者,设置多个年龄组和级别,旨在为不同水平的棋手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届时,将有来自咸阳市各个区域的棋手汇聚一堂,共同角逐荣誉。
为了进一步提升棋手们的竞技水平,协会还打算在等级赛结束后,组织专业的复盘讲解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比赛中的精彩棋局进行深入剖析,为棋手们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咸阳市的国际象棋爱好者们在实战中得到锻炼,还能促进棋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象棋文化氛围。
在社会面开展赛事的同时,协会还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将国际象棋课程引入校园。通过校园普及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并了解国际象棋,激发他们对这项智力运动的兴趣。在这种专业力量的持续助推下,咸阳市国际象棋必将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推动智力运动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在我市国际象棋协会的训练室里,载誉归来的王佳康正在复盘:“下棋让我学会了冷静思考,这次和队友一起拿了团体第三名,虽然个人赛差一点,但我还会继续努力!”
如今,从校园社团到赛事舞台,从幼儿启蒙到省级赛场获奖,黑白棋子间涌动的智力热潮,正为咸阳注入全新的文化活力。
